妈妈不停忙活准备着一家人的早餐,爸爸吃完早餐上班去了,哥哥吃完早餐上学去了,一家人都已经开启新的一天,除了他。
床上,伊桑还在睡觉,妈妈一路拖着走,帮忙穿衣,帮忙打领带,帮忙系鞋带,督促吃早餐,拎着上了校车。
伊桑和邻居小孩打架,打不过还将邻居家的盆栽全部毁坏,父亲批评时还偷着笑。
伊桑是三年级复读生,上课发呆不听讲,老师让回答问题就哇啦哇啦乱吼,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逃课让哥哥伪造请假条。
做数学题目靠想象力,一道题花一张试卷的时间,最后得出3*9等于3。
面对学校要开除的决定,妈妈只能以泪洗面:我哪里做得不够?为了孩子牺牲了事业,每天费很大劲让伊桑学习......
01
调皮的孩子?
当闹钟在五点响起,伊桑爸爸条件反射般从床上弹起,妈妈随着起床,准备早餐,爸爸一边吃着早餐一边看工作文件。
当时间走到凌晨六点,伊桑哥哥如爸爸一般从床上弹起,开始坐在桌子前学习,吃饭的时候也拿着书本在阅读。
当时间走到凌晨七点,伊桑还在床上熟睡,时间飞逝,妈妈只能把伊桑从床上抱起,将吃的喂给坐在餐桌前发呆的伊桑。
上课时,伊桑坐在窗边发呆,老师让回答问题也不会,因为老师要检查成绩单的签名,他便直接选择逃课,事后更是让门门成绩都是第一的哥哥伪造病假条。
在小区,小伙伴让他帮忙捡球,他却不小心将球扔到了围墙外,然后和小伙伴起了争执,打架,毁坏邻居的盆栽。
面对如此调皮的伊桑,父亲只能找关系,转到被称为连野马都能驯服寄宿学校。
伊桑苦苦哀求妈妈,说他一直在努力学习的,以后还会更努力。
但这一切与他表现出来的截然相反,妈妈虽然不忍,也只能将伊桑送到寄宿学校。
来到新学校的第一次离家那么远,在学生都睡觉了之后,他却一个人跑到了厕所哭泣。
他觉得:送到这儿读书是因为做错了事情才受到的惩罚。
伊桑的学习情况还是没有改善。
他上语文课时因为没能按照标准的答题模式直接被老师打断,并质问他到底在答什么?
他上美术课时又在盯着外面发呆,被老师扔粉笔头,用戒尺敲指节,疼得流着眼泪的伊桑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体育课被单独拎出来,语法课被拎出来罚站......
学习变成了一件痛苦的事情,伊桑将书本丢在垃圾桶,书包丢出教室外,但是那些字母都变成长着腿的蜘蛛,无处不在。
恐惧将伊桑吞噬,他在母亲来看他时,睡觉的时缩在母亲的怀抱里不断地发抖。
原来伊桑还喜欢画画,但是现在哥哥送给他的颜料笔也直接丢在柜子里,没有打开。
妈妈很心疼,但她对于伊桑不学习的问题已经全力以赴,只能寄希望伊桑能够在学校得到改变。
伊桑直接不学了,也不说话了,他似乎在世界和他之间划了一条鸿沟,将自己隔绝起来。
直到美术代课老师拉姆来到学校见到他之后,眼里全是怜悯与悲痛地对女朋友说道:
02
天使般的老师
拉姆亲自登门拜访伊桑的爸爸妈妈,他看了伊桑曾经充满灵动的画作,有一个连环画,四口之家的小孩和其他三个人越来越远,最后消失在画里。
拉姆哽咽得难以说话,他悲伤质问伊桑爸爸为什么把他说去借宿学校。
伊桑爸爸理所当然回答:
伊桑爸爸拿出大儿子努力学习然后门门成绩第一结果,对伊桑吐槽更是无穷无尽。
拉姆只能打断他:
就像我们生病时一样,当我们去看医生的时候,医生也会问我们症状,然后根据症状找到我们的病因,并开出相对应的药品。
他拿着伊桑家里的一盒日本产品,对伊桑爸爸说:
伊桑爸爸有些无语,反驳道:
拉姆没有理会,继续指着文字说:
伊桑爸爸有些生气了,他大声道:
拉姆直接打断了他:
所有人都不说话了,拉姆说:
原来伊桑之前和妈妈说的都是真的,他真的有努力学,但是他学不进去,因为他患有。
伴随着读写障碍,他无法服从多重指令、大小动作技能发育不良。
所以伊桑才会拖延起床,让妈妈帮他穿衣服,扣扣子。
所以伊桑才会在帮小伙伴捡球的时候却把球扔到了围墙外。
所以伊桑才会在老师让翻到多少页、多少行、多少字时茫然无措。
伊桑妈妈顿时掩面哭泣,拉姆并没有那种如释重负的神情,他眼里还是充满了悲伤。
正如他和女朋友说过的话:
原来拉姆曾经也是读写障碍者。
所以他太理解伊桑的行为了,一个八九岁的孩子还不会读书写字,他只能以叛逆掩盖自己的无助。
更何况,伊桑还有一个过于优秀的哥哥。
而现在,伊桑没有叛逆的对象,他只能将自己隔绝了。
伊桑爸爸也很无奈:
学校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它们是为社会输送人才的,他们不可能将精力集中到一个人之上,甚至觉得特殊学校才是伊桑的归宿。
03
拯救与自救
拉姆没有放弃,他想要拯救这个伊桑,这个降临到地球的星星。
拯救行动第一步。
拉姆第二天上美术课的时候选择了一个新的方式,他介绍一个个举世闻名的大人物:爱因斯坦、达芬奇、爱迪生及印度著名演员等。
他所说的这些人都有一个特点:年少时都曾读写障碍。
让伊桑认识到,原来和他一样的人,也可以很厉害,甚至举世闻名。
这样的认识重新唤起了伊桑的自信。
自救行动第一步。
伊桑唤起了自己的自信,手工课上他制作了一个能够漂浮前行的船。
拯救行动第二步——给予足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