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介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253万车主没有充电桩,谁来补缺口
TUhjnbcbe - 2025/6/13 17:08:00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市界,作者

余聪,编辑

楚星

近日,《安徽商报》的一篇报道称,在陆续退出合肥市场后,中国普天旗下的多个充电桩“被遗弃”,这些充电桩将命归何处的难题至今尚无确切解决方案。

电动汽车产业界周知的一个事实是,在过去近十年间,普天新能源曾经担当过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投资界和运营界的“一哥”角色,无论是其市场投资规模还是商业运营模式,都一度成为各路玩家眼中的标杆。

正因为如此,普天新能源在新能源汽车推广重镇——合肥市场“丢盔弃甲”的窘况,不仅令其充电桩产业链上曾经的伙伴们唏嘘不已,更让眼下有意进场掘金的新玩家们踌躇不安——这个号称拥有万亿规模的充电桩市场到底值不值得去冒险?

01充电桩规模虚实

在国内电动汽车充电产业界,特来电、星星充电、国家电网被惯称为公共充电领域的“三巨头”。单从投资、运营规模来看,这三大玩家旗下的充电桩、充电站总数在近五年间持续盘踞高位。

中国充电联盟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01年10月,全国累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万台。

据悉,充电桩数量前三的企业为:星星充电运营3.9万台、特来电运营3.万台、国家电网运营19.6万台。

如果加上私人充电桩,截至01年10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5.3万台。不过,这00多万台的充电桩总量,并未达到之前的相关规划水平。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和住建部于年10月联合印发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00)》提出,到00年底,充电桩和新能源车的比例要基本达到1:1。

照此匡算,到00年底,全国有多少辆电动汽车,理论上就应该建成多少个充电桩。公安部新近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01年9月,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万辆。显然,目前充电桩和新能源车的比例离预设目标相距甚远,自00年以来,新能源汽车C端市场在特斯拉带动下增长迅猛,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充电桩整体数量不够的同时,“质量”也存在明显问题。

多位受访的业界人士告诉市界,比充电桩建设规模呈现越来越大缺口更具挑战的是,目前市面上的公共充电桩的“交直比”(慢充桩与快充桩的比例)仍处于比较严重的失调状况,在此基础上,还存在充电桩点位分布不均衡、老桩年久失修等诸多现实问题,“如果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真正能发挥功用的公共充电桩规模还要进一步缩水。”

据市界了解,年,在国家发改委等部委联合发布的鼓励政策推动下,特来电、星星充电各路民营资本以极高的热情投身公共充电桩投资建设的大潮中。当年,星星充电以“众筹模式”掀起了“桩点中国”的淘金旋风;在之后两三年间,星星充电一路进击,快速蹿升为业界头部玩家。

“年到年这几年,许多民营资本对‘00年万辆’的规划目标比较乐观,在充电基础设施的投建方面普遍比较粗放,大家竞争的关键主题是抢地盘、抢地盘、抢地盘。”一位至今仍在某充电头部企业供职的高管如此回顾往事。

在他看来,市场放开与补贴的刺激,让充电桩成为当时的投资风口,各路人马争先恐后进场。“狂热与混乱总是相伴而行,在那个时期,充电桩的建造标准不一、质量参差不齐。”此外,一些企业为了拿各式各样的补贴,过度投资成本低、充电慢的交流桩,“表面上做大了盘子,实则垒积了不少暗礁”。

北京交通大学的一位电动汽车产业专家认为,在电动汽车保有量不大、充电需求不够旺盛的背景下,充电桩投资建设环节存在的问题往往被忽视,而如今充电需求侧压力陡增,供给侧的虚虚实实就凸显出来。

一位合肥的电动车主近日就告诉市界,他在开长途时,发现沿路经过的多个国家电网充电站投建的是新款触屏式充电桩,“这些桩看起来很高级,但许多触屏已经损坏无法使用”。

0刚需倒推行业洗牌

与当前充电桩投建市场暴露出的重重问题相对应的,是正在不断扩大的充电需求。

11月9日,特来电董事长于德翔在

1
查看完整版本: 253万车主没有充电桩,谁来补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