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牛顿曾经由于掉落的苹果,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就是对于大家司空见惯的事物多了一点敏锐,多了一丝觉察,于是创造了伟大的成就。那么你是否曾经想过,为什么漫漫长夜,会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吗?
我们早就习惯了白日与黑夜,这也深深印入人类的基因之中。不仅如此,除了人类,所有的动物和植物也都遵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规律,仿佛这是大自然的法则一样。
我们知道,白天和黑夜的交替是由于我们地球的自转产生的。地球除了围着太阳公转以外,还会自身发生自转。每自转一周约二十四个小时,每公转一周,约三百六十五天。地球的不停自转和公转,产生了我们的自然法则。地球的转动能够保证始终有一部分面向太阳,吸收太阳释放的能量,从而为地球上生命体的生长,提供了动力。
但是曾经有科学家认为,夜晚不应该是黑色的。他们认为,整个宇宙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整个宇宙是无限且静止的。
01为什么说宇宙是静止的呢?
原来这来源于他们对于天文的观察。科学家发现,我们抬头看到的满天星辰,他们都是恒星,发出的光芒被我们看到。这些恒星都是静止的,所以我们的地球相对也是静止的。
按照他们的理论,宇宙中有着那么多的恒星,所以宇宙应该是明亮的。宇宙中的恒星无时无刻不在发光,这些光线来到地球,会把地球照亮。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这是怎么回事呢?
02宇宙一直在膨胀,而非静止
其实宇宙并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进行膨胀的。自从一百五十亿年前宇宙大爆炸以后,宇宙就在时刻进行膨胀运动,许多星系的红移也能证明这一点。
随着宇宙膨胀的不断进行,我们周围的星系会离我们越来越远,因为宇宙在不断变大。这样的话,我们的银河系周围的星系会越来越少,也就会使得恒星离我们越来越远。
如果恒星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之后,整个宇宙也会变得越来越暗淡。这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或许不是一件好事。如果我们的科技水平能够发展到探索外星球,但是随着宇宙膨胀,外星球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探索外星球的难度也就会越来越大。
由于恒星系离我们越来越远,每到夜晚的时候,可能星星的亮度就会减弱一些。如果没有宇宙膨胀的话,或许很多恒星距离我们并没有那么遥远,那样的话,可能夜晚就不是只有微弱的月光和点点星光了,可能有着许多璀璨的星星,把我们的夜空照亮。
随着我们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对于宇宙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宇宙在我们的认知中,从静止到运动,从无限到有限,从未知到已知,从陌生到熟悉。
结语:
或许长夜是黑暗的,但是科学如同一把火炬,能把这漫漫长夜照亮,能引领我们在黑暗中前行,不断向前走,终究会迎来曙光。地球的曙光会来临,人类的曙光同样也会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