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五十个年轻人聚集在中关村,他们搬来了旧桌椅,挂起了试验区的牌子,连个仪式都没有。
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就这么开张了。这一年,胡昭广放弃了铁饭碗,通过竞聘当上了试验区办公室的第一任主任。这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就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前身。
30年前,国务院批准成立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该试验区要承担起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探索“先行先试”经验的重大使命。
胡昭广上任之后,第一句话就是,中关村要学习硅谷、复制硅谷。
这是中国第一个以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为主,集合了科研、开发、生产和经验培训等一体的综合性基地。在中关村,有40多个高校,个各级科研所,这里从来不缺乏活力和智力,新技术和思潮在此活跃地涌动。
但在那时,海淀区最主要的支柱产业还是锅炉厂。胡昭广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怎么把高校围墙里,深藏着的科技资源、创新成果盘活起来,怎么带动科研人员创新,怎么走出一条属于中关村的新路。
“我们思考了半天,工作怎么定位,就一条,创新!”
在当时,“创新”二字异常艰难。上世纪八十年代,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碰撞最激烈的时代,如何鄙弃顽固的老旧思想,如何走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无处不需要创新,需要走出一条未曾有人走出过的路。
举个例子,当时中关村试验区里各种形式和体制的企业财务统计报表繁复多样,于是试验区编制了一个新的财会制度,在自身范围先进行实验。证实取得了良好效果之后,最后纳入了财政部的会计制度之中。
中关村的风云变幻,最完整了反映了改革开放四十年在它身上的烙印,一代又一代的创新者来到中关村挥洒了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又召唤着下一代创新者站在他们的肩膀下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
“创新”,从试验区成立最初就写进了中关村的灵魂里。按中关村管委会主任翟立新的话说,农村领域的改革开放是小岗村首开先河,科技领域的改革就开始于中关村。
如今的中关村,孕育了中国一个又一个的知名企业,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企业家。截止去年,中关村企业的总收入已经达到了5.3亿元,实现利润超过.8亿元,对整个北京市甚至全国的经济贡献重要性不言而喻。
创新、改革、开放和奋斗,这些精神在中关村的三十年历史上无处不在,每一代从中关村诞生的创业者们,用他们身上的点点星火精神,传递到下一代手中,终于蔓延成了燎原之势。
中关村的创一代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道路上,绕不开两个村子。一个是安徽的小岗村,另一个就是北京的中关村。
中关村正式得名是在解放后。最早这里还是一片荒凉的村落,在清代这里是太监居住的地方,得名“中官”。解放后,中国科学院选址在此,觉得“中官”二字不好,在北师大校长的提议下,改成了“中关村”。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全新时期。
同一年,一个叫做陈春先的科学家第一次踏上了美国硅谷的土地,在考察硅谷和号公路技术扩散区等许多产学研结合区后,他暗暗下定决心,也要将硅谷的经验和技术扩散等一系列移植到国内。
年,陈春先带着同仁,来到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的后平房仓库打扫卫生,占用了大概五平方米的空间,悄悄地建立了“北京等离子体学会技术发展服务部”,成为了全中国第一个民营科技公司的雏形。
十一届三中全会要求集中精力在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给整个市场注入了一支强心针。随后在年,十二届三中全会中,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
同一年,柳传志毅然决然地决定下海了。他跟10个科研同事用中科院计算所的20万元创办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在计算所一间20平米的传达室,他们卖过电子表、旱冰鞋、运动裤,还被骗子骗了大部分创业基金。
年至年,是中国现代企业的起点。中国科学院提出了明确号召,希望科研人员可以把科研成果推广到社会上去,形成生产力。在白颐路上,陆续出现了京海、科海和联想等近百家科技企业,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名声大噪。
柳传志回忆,当时中关村上三分之二的公司都和科学院有关,海淀区对于办理公司的手续也积极推动。在那之前,大部分人对办公司一点概念也没有。
“80年代大家纷纷起来办公司时候,都在思考高技术领域如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突破,但第一个活跃起来的一定是流通领域。在中关村,元器件、整机交易活跃。”柳传志表示。
但那时人们对流通领域的思想观念还没改变过来。贸易往来、市场流通的繁荣往往是经济开始活跃的象征,但人们当时还是形容中关村是“倒爷一条街”。
年,邓小平南巡提出加快改革。国家逐步认识到PC领域如果落后,对所有行业都有影响,于是逐步降低了关税,取消批文,让外国电脑进入中国,进一步的震荡了国内的电脑交易市场,活跃了市场交易。
一部分还保留传统交易观念的中国企业在这次震荡中被冲垮了。长城电脑此前一直按照计划经济体制发展,生产出来的额电脑分配给各个单位,外资企业涌入中国后,长城电脑没有任何反抗能力,最后成为了IBM的生产车间。
柳传志没有认输。他吸取外资企业身上的优点,套用在早年联想的改革上,对供应链、渠道、技术和管理等各方面,都进行了市场化改革,让联想的整体业务更符合实际市场需要,调整架构和业务模式,成立了微机事业部,集中资源夺回市场份额。五年后,联想电脑成为中国电脑市场销售第一名。
经过23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在年中国正式加入WTO,中国的产业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同一年,在财政部跟科技部的主持下,在大股东中科院和四个部委的支持下,联想员工动用多年积攒的分红认购了公司35%的股权。第一次,这些付出了多年辛劳的科研人员,通过持有公司股份的方式,获得了应得的回报。
如果说中关村三十年的历史就是科技领域改革开放的缩影,那么体现在联想身上的变迁,就是中关村在践行改革开放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联想起于改革开放,得益于改革开放,并在市场化中经受住了考验,通过改革和重构,进化成了符合市场需求的科技企业。
年开始,“中关村电脑节”成为了中关村地区最重要的活动。次年,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被正式更名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由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北京市政府派出的机构对园区进行统一领导和管理。
这一年还发生了一件事。海龙大厦开业了,海龙大厦的日均客流量都在三万到四万人次。“中关村电脑节”的参与活动人数也达到了20万人左右。
改革开放、创新探索,资金和科技在中关村融合迸发出了巨大的能量,给中国经济带来强大动力。
草莽时代
九十年代后的中关村,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
虽然以鼎好和海龙电子城为首的大卖场,销售着五花八门的各式配件,满足着不同人群对IT产品的不同需求,但鱼龙混杂、无序竞争,也导致中关村很长一段时间假货和翻新货横行。
陈隽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在读博士,初来北京读书时听别人说买电脑去中关村就够了,于是一下火车就风尘仆仆地来鼎好想买台电脑。
结果被当时在门口四处揽活儿的黑导购提出的低于市场价元报价的联想电脑吸引,跟着导购到了店里。交完定金以后,店主让陈隽等了一个多小时,抱过来一台电脑。
开机后发现电脑卡顿,陈隽急着想换货,店主则以已经交定金为由不愿意换货。几次交流后,店主拿了另一台号称某企业定制机的私货,卖给陈隽,号称“低于市场价元”。
陈隽用了感觉不错,就带回来这台机子。结果回去,其他懂行的朋友一看,就说以这台机器的配置,陈隽起码被坑了元。
诸如此类的狸猫换太子、依次充好的骗术手段,曾经在中关村卖场横行,也让卖场的口碑一落千丈。
不过,这反而成了之后刘强东的立身根本。年,刘强东拿着1.2万元来到中关村,租了一个小柜台,售卖刻录机和光碟,柜台的名字叫做“京东多媒体”。
正因为中关村假货横行,从不卖假货的“京东多媒体”,成了许多人来中关村比较放心的选择。靠着这个小店,京东逐步发展壮大,并走上了B2C模式电商的道路,成为了市值百亿的上市公司。
除了京东,还有不少知名公司都诞生于中关村。
年俞敏洪为了家庭生计和为了朦胧的未来,在中关村一间陋室,创办了新东方学校。
年,在和中关村隔四环相望的北大资源楼里,李彦宏创办的百度公司正式开张营业。
王志东、张朝阳、雷军……都曾在中关村的热土上挥洒过他们创业的心血和汗水。
“中国的PC产业本来远远落后于美国和欧洲,但是后来之所以可以和它们竞争,是因为有联想、方正、清华紫光和中关村这条街,让电脑更普及,甚至中国真的变成了一个信息化的社会。”柳传志说。
“否则互联网也不会走到前面,移动互联网也不可能,这都是PC奠定的基础,也是中关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
回归创业精神
截止年,中关村孵化了大量IT界数一数二的大企业,如联想、方正等都在中关村设立了总部;华为、中兴、大唐、海信、海尔等等都在这里设置了产品开发基地。此外,国际大企业如微软、英特尔、惠普等等,也在中关村及周围地区设立了中国区总部和产品研发中心。
到了年,中关村已经成为了世界有名的“创新名片”。在这里,不仅仅诞生了许多知名企业,还诞生了如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超级计算机、高铁运行控制、石墨烯材料制备、创新药物与医疗器械等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和变革性重大成果。
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推动中关村科技园区在本世纪前20年再上一个新台阶,让中关村成为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中关村的创业精神、创新精神没有止步于此。中小型公司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