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介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AR的未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TUhjnbcbe - 2025/2/9 19:06:00
白癜风能医治吗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8E%E6%9D%A5%E4%BA%86%C2%B7%E5%B8%A6%E4%BD%A0%E8%B5%B0%E5%87%BA%E7%99%BD%E7%99%9C%E9%A3%8E%E9%98%B4%E9%9C%BE/20783753?fr=aladdin

周末偶然翻到之前花巨资购入却鲜少阅读的选集,一瞬间就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题目所吸引。

这是委员在年写给后来才成为战神的一封信,是为了答复其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的发问。

委员在这封信中批评了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悲观的思想,和如今我们在VR、AR从业者何其相同。

我们早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互联网时代和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接近峰值,大家都在预测第三代通用平台会是什么,其中有一部分就是XR技术和元宇宙领域。

但是对于XR行业的从业者来说,在对于科技大局势的估量和伴随一起的行动问题上,我们也缺少正确的认识和向前的决心。

一方面我们非常相信行业的高潮期不可避免一定会到来,另一方面却不相信行业大潮有迅速到来的可能。

托马斯·沃森这位IBM的总裁在年提出的一个大胆的预测而“青史留名”,“我认为,全世界最多只需要5台计算机。”

后来我们都知道发生了什么。现在也有很多人会觉得XR也和当初的计算机一样,不会被很多人所需要,这种想法可能现在是对的,但悲观者负责正确,乐观者才能赢得未来。

商业前景

AR增强现实是一个有前途的技术,它有多种产品形式,头戴式、手持式、空间投影式,也许未来视网膜显示也有可能。

目前主要用于游戏、广告营销等泛娱乐相关领域,但大量的商业投资正在致力于把AR技术应用于更多领域。

我们分别从B端的专业用户和C端的普通消费者用户来看看AR的商业应用。

专业用户

对于B端专业用户,如果新技术是一种可以更快或更好或更便宜或更高质量地解决问题的工具,新技术就是值得使用的。

或者新技术是一种可以带来实际收益的工具,那么即使很贵或很难用,也是可以被专业用户所接受的。

比如现在AR硬件从人体工程学角度还远远不够好,但是专业用户却愿意花时间去训练自己使用机器,工程行业用户甚至愿意接受只用一只眼睛盯着几乎看不清屏幕的单目AR眼镜。

无他,唯有用而已。

同时,专业用户会要求这种新的设备足够可靠,能够在实际使用场景中经得住使用,防水防尘防摔防爆等等。

所以,现在的AR硬件可能很昂贵,还需要特别的使用环境来支撑,甚至用起来很费劲,需要通过训练才能学会一些特定技巧。

这就需要AR硬件能够提供传统的解决方案无法提供的实际效益。软件方面也要和具体专业领域有深度的整合。

个人消费者用户

消费者不在乎使用新技术是否能带来经济效益,这个角度上消费者接受新事物的门槛较低。

这也是AR技术在游戏领域和互联网营销能够快速落地的原因,有趣、好玩,对消费者就有短期的吸引力。

但是刚开始的兴奋感就是三分钟热度,可能很快就被消费者所遗忘。因此消费端AR更多都是放在大家普遍都有的智能手机平台上,以软件的形式存在。

比如AR寻宝游戏、AR在线上实时通讯的滤镜特效、AR+品牌宣传广告,消费级的应用非常简单,消费者不需要训练,就像愤怒的小鸟,每个拥有智能手机的用户都能上手玩。

但消费者对于内容的质量会有极高的要求,起码是有很高的期望。专业领域的AR内容,消费者是不屑一顾的。

因为用户已经习惯了4K的高清视频,又怎么能接受青菜萝卜一样的低模造型。

未来还要多久

对于AR从业者来说,现在的AR产品可能需要花费比预想更长的时间才能真正应用到商业领域乃至生活当中。

所谓“未来”二字作何解释,这点是许多同行经常讨论的问题。

我们不是像IBM总裁托马斯·沃森这样的行业大咖,更不是像委员一样的杰出领袖,未来的发展和变化,最多也只能说出个大的方向,对于时间和销量的明确预测也很有可能会贻笑大方。

就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的结尾寄语:

“但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绝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1
查看完整版本: AR的未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