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天华/
今天,星星对于我们已经不再是无关紧要的事情了。人类正在矢志不渝地探索星空、走向深空。寻找新的宜居星球,和外星人取得联系,对于科幻迷来说这是事关地球人的一件大事。那么为什么我们不为星星设立一个节日呢?
科幻迷需要一个关于星星的节日
科幻作家和科幻迷们是最喜欢仰望星空、畅想未来、忧心未来、借未来述说今天的人,但是,即便刘慈欣已经几乎家喻户晓,即便电影《流浪地球》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即便今天科幻的热度和繁荣程度前所未有,科幻在中国依然是小众文化。
目前,中国科幻作家仅有位左右,叫得响的科幻电影也仅有《流浪地球》一部而已。年,中国大陆科幻出版物数量创造了历史纪录,但也只有部而已,其中销量不足册的竟然有部之多。
即便如此弱小的科幻力量,目前还比较松散,仅在国内就出现了好多个科幻组织和科幻活动,本来就不多的科幻作家和科幻读者被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当然这种局面对于科幻的繁荣发展是有利的,但是至今没有一个代表中国科幻的统一标识。中国科幻需要一面共同的旗帜,“星星节”应该就是一个很好的聚合点。
太空探索需要一个关于星星的节日
国际天文日是年开始的,目的是在每年四五月间靠近上弦月的某个星期六,天文俱乐部、天文馆以及天文爱好者组织共同向公众宣传天文知识。年,为了纪念中国航天成就,国务院同意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这两个节日都过于专业,受众范围很窄,影响范围有限。
在目前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大步发展的重要时刻,我们需要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