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院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
提起《道德经》相信每个人都会想到老子,当然也会有一些人一脸茫然,毕竟道家学派盛世是不扰民的,所以存在感低也比较“正常”,这里就简单介绍一下:“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也是道家学的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老子在唐朝,也被追认为李姓的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老子曾担任过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出名,孔子也曾到周朝向他问礼请教。
春秋末年时期,天下大乱,老子便想着弃官归隐,于是骑着青牛开始向西而行。在老子西行即将到达函谷关时,周朝大夫尹喜夜观天象,算出了有圣人即将抵达函谷关,这个尹喜也不是等闲之辈,他身在朝中却志不在做官,求仙问道才是他最感兴趣的事。于是尹喜主动向周天子提出“调遣自己去函谷关当关令”的想法,周天子也是不得其解“好好的大夫不做,非要跑去函谷关镇守?”不过也没拒绝他的请求,然后在老子到达函谷关时,就恰巧遇到了“关令”尹喜,在这个“关令”的“强烈要求”下写出了《道德经》一书。
在老子写下《道德经》之后,行踪便鲜为人知,只留下“老子归隐修炼于景室山”的传言,同时尹喜得到《道德经》之后的行踪也是扑朔迷离,有的说其拜师老子与老子一起出关向西而行,也有的说尹喜得到老子真传后归隐山林参悟《道德经》,最终得道成仙,其实从老子想弃官归隐到“偶遇”尹喜写下《道德经》的这个故事中,我们稍加思考,便不难发现,其中还是有一些猫腻儿的,如果尹喜能拜师老子与老子出关西行的话,那他要求老子写《道德经》岂不是多此一举?能在老子身旁听道悟道总比自己参悟《道德经》要好得多吧,而周天子不知尹喜心中所想也是禁不住推敲,周天子贵为皇室,身边却没有能人异士知晓老子即将出关吗?而且老子在周朝当官之时又为何没能写下《道德经》,反而是出关的时候才被关令要求撰写?最有意思的是老子在周当官之时尹喜身为周朝大夫又为何不去请教呢?这些疑点也是耐人寻味~~不过尹喜最后得道成仙的传闻的确是有迹可循。
有朝中大夫不惜当关令去求得《道德经》的案例,那么也必然会有众多皇室天子纷纷拜读《道德经》的情况,也正是因为如此《道德经》也被后人称之为“帝王之书(术)”,虽然《道德经》只有字左右的内容,但古往今来读懂《道德经》的皇帝却是少之又少,更何况能用《道德经》来治理国家的了,不过呢还是有一位明君读懂并使用了《道德经》,并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即使朝代不断更替,历史不断冲刷过往,还是难以将他的辉煌成绩掩盖,他就是西汉的第五位皇帝“汉文帝”,他在位的期间是我国古代最为有名的一个盛世,他的治国成果被后人被称为著名的“文景之治”,文景之治也是中国历史上记载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最高的盛世。
说到“文景之治”就不得不提起汉文帝的母亲“薄姬”,薄姬是一位有文化,有修养的贤妻良母,她非常喜欢读老子的《道德经》,对老子所讲非常认同,懂得谦让与无为而治,不争不求,也正因此薄姬没有像戚妃一样被吕后迫害,汉文帝刘恒八岁后与母亲一直相伴,成长中深受薄姬的影响与《道德经》的熏陶,当时全国饱经战乱百废待兴民不聊生,所以汉文帝一上位便以老子之道“无为而治”来“治理”天下,在他登基之时便下令“大赦天下,修养生息,通知全国各地不必向皇帝进贡任何宝物”,此令一出便轰动全国,在汉文帝在位期间,大大减轻百姓税负与刑罚,使全国百姓无太多拘束,就连朝中有人受贿被他发现后,不但没罚受贿之人反而还给其想要之物,使受贿之人感到惭愧并自行修改错误。汉文帝以人为本以德化民,顺应人自然天性的“治理”方式深受百姓推崇与爱戴,在汉文帝时期监狱中几乎没有什么犯人,百姓安居乐业,奠定了汉朝年的基业,为后面抗击匈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汉文帝也因此赢得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的赞美。
当然除了西汉的汉文帝运用《道德经》治国有方以外,我国近代也有一位倍受《道德经》熏陶的伟人,那就是一代领袖:毛泽东!毛泽东在学生时代就读老子的《道德经》,参与革命时还评价《道德经》是一部兵书,运用《道德经》中“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以水的性格来以柔克刚,避其锋芒,迂回曲折,以弱胜强,以“不为天下先”的后发制人战术大败敌人,在建国前两个月,针对美国要对刚诞生的新中国搞封锁,毛泽东引用《道德经》中“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直接表明了“中国人连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的豪情,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面对即将来临的巨大困难,起到了“一言可当十万兵”的作用。建国后毛泽东更是不忘为民的初心,他的理想追求与政治意志始终和人民的意志愿望高度契合,时刻贯彻“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呈现出无限的魅力,从而赢得人民的崇敬。同时毛泽东也被视为现代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在汉文帝与毛泽东参透《道德经》并运用治理国家时,对“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些“名句”几乎是避而不谈的,倒不是说这两句话没有什么作用,而是在治国面前,对比这句绕口令,“无为而治”和“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的以人为本才是国家繁荣昌盛的根本,人民就像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治理国家的最好方式就是为人民服务,人民幸福国家就能繁荣昌盛,这也是“帝王之书(术)”的重点。
现如今《道德经》被广泛流传后,接触到此书的人也越来越多,其中不乏对生活有困惑的人想从《道德经》中悟道,以解世俗的困扰,但是大家也不难发现,我们看到的《道德经》好像“版本”都不太一样,在这个不同范本流传之时,各方“修道之人”的见解参差不齐,网上”传道“与“论道”的观点也逐渐”丰富“,但也随着汉朝帛书《道德经》的出土,这些“论道者”再一次将《道德经》送上了热搜,因为从《道德经》被撰写到现在,已经被篡改了多处,真是不可思议。。。
而且被改动的内容到现在也是很少有人知晓,其中最为重要的“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被改为“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从而误导了许多学者与“修行”之人,这里可能也会有人不理解,“修行”之人不治理国家为何也要知晓“人亦大”呢?其实我们读“老庄”便能明白,道家学派“追随”的状态既是“生生不息和逍遥”这与修道或“修仙”的状态十分贴切,生生不息即可代表永生不灭的长生,逍遥则是代表无拘无束状态,即长生又逍遥的状态便是快乐似神仙呐,而且“大”这个字是由“一和人”组成,一人便为大,能理解人与道,与天地一样大,便可明白《道德经》的真谛就是在写人的重要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是阐明了人在天地和大道之中是关键的一环,更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也是简单明了的讲述了万物源头皆为道,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人便是道的化身”。那么“修行之人”参悟《道德经》便是要领悟“自身既是道”,修道就是修身,修身就是修道。
可惜现在能明白《道德经》真谛的“修道之人”是少之又少,所以我们能看到那些“修道之人”大多没法解决“老病死”的问题,就连活到百岁以上的“修道者”都很少见,如果我们看到这些前例可以引以为鉴的话还不算执迷不悟,但是事与愿违呀,人们大多都把“老病死”当成了必然经历的事情,纷纷迷恋研究身外的那些“大道理”,很少有人会提及“人既是道,修身即为修道”的理念,当然这还不算糟糕的,最糟糕的是人们不但不去领悟“人亦大”的真谛,反而去相信那些把人说的一无是处的学派。
这个学派就是佛J,这个虽然是印度阿三的东西,但如今在我们中华大地却已经遍地开花,而我们的同胞也饱受其催眠,这些“佛法”让人们接受苦难的同时还要感谢给自己带来苦难的人,这不就是为虎作伥还劝导受苦的人“自虐”吗?和马云的“是福报”有何分别?同时这些所谓的“高僧”不但不承认人与天地同大,反而还去贬低人,最为有名的一句话“革囊众秽”让人相信“人身就是一个臭皮囊”!还有著名的“人有五毒”让人相信自己天生就有“劣根性”,要知道人可是神按照自己的样子创造的,这一下直接把神也拖下水了,真是不可思议。不仅如此最为广泛流传的拜佛习俗居然是跪拜!人和道与天地一样大,人作为道的化身居然要跪拜佛?真是天理难容!
试想如果人真向佛J所说的那样不堪,那人还能繁衍到现在70亿的规模吗?怎么可能!而面对那些因为无知被它催眠的人,这里就运用《让子弹飞》里的一句话来唤醒他们吧“起来!不准跪!皇上都没了,没人值得你们跪!”佛也不值得你们跪!
在大家面对这些参差不齐的“学派”与“修行”方法时,可能会觉得难以分辨,其实在老子的《道德经》中,老子已经明确的给我们树立一个标杆了,那就是“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有四大而人居其一”:人是与道与天地一样大的,同时能让我们的肉身得到最好保养的学派,才是最正宗的,但凡使用各种方法,各种观念,千方百计的来贬低和虐待人的,都是魔和邪教。因为我们要明白,我们自己就是人!我们的立世之本就是肉身!那些让人“挥刀自宫”的学派都不是正道。真正好的学派是对人有益的同时不伤害别人,教人爱惜自己的身体,回归于人性的本然,解决人的“老病死”,让人活的无拘无束且生生不息,这便是真正的原始道家学派!!!
最后也感谢大家的耐心观看,希望我写的文章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同时大家的每一次点赞和转发,都是对我的帮助也是对我们华夏真人民族的帮助,千万不要小看这举手之劳的力量,因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