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万,这是截至今年5月,北京市的纯电动汽车保有数量,居全国第一。新能源风口掠过之处,一根根充电桩拔地而起。几年间,一边是众多资本纷纷入局,一路裹挟着不断增长的桩位数夺路狂奔,另一边,却是众多无人问津的充电桩藏身于居民楼、停车场间,变成一座座“充电桩坟场”,默默占据消耗着大量社会资源。
近日,北京晚报记者实地走访了西城、海淀、朝阳、大兴和丰台等五个行政区内分布的多处公共充电桩,发现多地充电桩被极为密集地安装在较为偏僻的小区内闲置,供求严重失衡。处于车流相对密集的商圈、停车场内的充电桩则面临被地锁锁住真实使用率的尴尬境地。至于燃油车占位、充电桩损坏换新难、充电费与停车费倒挂等老问题也依旧待解。
首特四区慢充桩
充电桩藏身居民楼
爬山虎的藤蔓几乎缠满了整个充电桩。若不是橘色的充电管线分外醒目,很难让人察觉到,在爬满绿植的两百多米的矮墙上,竟密集装着约50多个交流充电桩。这是记者在丰台区北大地三里16号院看到的场景。扒拉开充电桩上的绿植,一群小飞虫簌簌扑起,露出星星充电的品牌标识。
“这是干休所的最里院,住着的都是年龄比较大的居民,平日里哪有人来充电?”居民李先生告诉记者,院里靠北的那面墙停车位比较紧张,平日里能找到地方停车已属不错,“更何况院里的充电桩都是慢充,谁会开车开到这里等个四五个小时?”记者也留意到,院内装有充电桩的停车位已基本被燃油车所占据。而在一个空出来的停车位上,一辆废弃的共享单车靠在充电桩上落满了灰尘,显然无人打理已久。
蒙灰、闲置、无人打理,同样的场景也出现在海淀区的玉泉新城和大兴区的盛嘉华苑内。只不过,玉泉新城北里2区20号楼下的15个富电科技充电桩,已全部被人撕掉充电扫码所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