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治疗急症巧用经方见奇效 [复制链接]

1#

近些年来,许多人认为西医专治急性病,中医专治慢性病。

有人甚至认为,中医治病就是“调理”身体;现代西医具有先进的急救手段,比如输液、输氧、输血,尤其是外科手术的急救等等,毫无疑问是治疗急症的最好选择。

中医没有这些设备,是不是就不能治急症呢?

其实不然,中医在治急症方面,有其独到的优势和特点:

其一,中医治病一条重要的原则是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病急者必先治其急,《内经·标本病传论》指出:“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小大不利治其标”,正是急则治其标之意。

其二,中医治病是辨证施治,必须针对本质,治其病本。许多急症的症状表现非常危急,但若只看到现象而去见症治症,没有抓住本质,往往不能取效;只有抓住本质,治其病本,才能取得速效。

笔者曾有幸见亲眼证过经方实战专家——杨兆林老师的医案,充分见识到中医经方对于急症神奇的治疗效果:

病案:郑某,性别:男,年龄16,初诊日期:年9月6日

主诉:右下腹痛三天加重一天

现病史:患者是一位刚升入高一的学生,由于新生入学诸多方面的不适应,在加上*训劳累,饮食寒凉,逐感觉小腹隐痛不适,由于学习*训时间紧迫,对自己的疾病并未引起在意重视,后痛疼转移偏右,逐渐加重难以忍受!由医院检查确诊,检查结果为急性阑尾炎发作有化脓迹象,医院建议微创手术住院治疗!手术住院对于一个学业紧张的高中生来说太有些"奢侈"了,以往因孩子母亲在杨老师处中药治愈过顽固性咳嗽,对杨老师非常信任,故特领孩子像杨老师咨询能否中药保守治疗。

刻下症:痛苦面容,身徽怕冷,脚手不温,微呕食差,口淡不渴,小便色清,大便干硬,舌质淡白,苔腻水滑,双脉紧弦,腹部触诊:腹部皮温偏凉,右下腹麦氏点痛不可触,用手按压局部有抵抗感,手下硬结包块感明显,同时伴有脐周胀满徽疼感。腋窝体温:37.4。

方证辨证:《金匮要略:腹痛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附子汤。以方测证,该方为温下寒积之方。患者身怕冷,手脚凉,腹部皮温凉,腹部偏侧疼,局部胀满硬结,疼不可触,大便干燥,病性当为寒证实证,治疗当温当下,大*附子细辛汤符合此证,故用之。

《金匮要略》: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该患者微呕吐饮食差,局部疼不可触,触诊局部包块感明显,与该条文的"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相吻合,故用之。

(舌诊)

诊断:肠痈

治疗:温下寒积,缓急止痛。

方药:黑顺片15g,细辛10g,大*10g,*参10g,蜀椒10g,干姜20g,饴糖50ml。三付,水煎服。

二诊:年9月9日复诊,诉当天服完一付药后,晚上即泻下些许干硬粪块后,即感觉腹痛减轻一半,当晚即能安然入睡,服完两服药后疼痛不适感完全消失,父母连连惊叹中医之神奇云云。

按语:现在医学认为急腹症急性阑尾炎必须手术治疗!但当时考虑其学业紧张,心生怜惜,再加上多年学仲景用仲景的经历,杨老师对中医经方信心十足。事实证明经方确实是神奇的、伟大的,言不可治者,实未得其术也。

祖国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不断发掘其中的价值便是一种新的传承,杨老师的医案颠覆了人们对中医经方的固有认知,展现了中医独特的魅力。

如果你是中医爱好者,如果你想进一步提升经方临证的能力,欢迎报名《杨兆林院长经方临证师承班》,杨老师带你学经方!

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为原创作品,文字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